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

看通識人生


在圖書館內逛,行到有關通識書藉的書架,看到了這本書和它的第二册,翻開看一看,書中很多文章都引出當時的時事話題來作為討論一些通識問題,而這本書有很多以娛樂圈新聞作討論,很生活化,所以便借了這本書回家看了。

書中每一篇文章,都以當時很熱門的話題作討論,例如以名人子女的成長談成長,藝人的離離合合談戀人如何面對分離,以藝人參加電視奬項的明爭暗鬥來談如何面對競爭,因為文章所引的題目都很熱門,所以很容易領會作者想說的論點是什麼,而多篇文章更有提出思考的問題,所以每一篇文章,實在已可以用以準備一次通識教育的討論,只要參加者看完文章作者的引言,拿著作者列出的問題分組討論,最後再以文章的結話作總結。所以這本書實在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。

也許書中的話題會有一天會變得過時,但是作者所用的方法卻是很好,可以很有效的引起讀者(或識教育討論小組的參加者)的興趣。另外,作者的論點很客觀,很正面,所以也很適合作為年青人的讀物。

看完了這一本,很有興趣去圖書館借來第二册來看。

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

尋找資優股



在圖書館內看到這本很新的投資書,又新又出了只數月,所以不多想便借了回家看。

這本書雖然有分章節,但仍似是作者分散的文章集合而成。書中所載的投資技巧在其他很多投資書已看過,所以沒有很大的得著,而書中後部用了很多篇幅列出很多股票的資料,現在看已覺得沒有用,而且書中還是在說李兆基是亞洲股神如何準確,但事實是到現在他也沒有再那麼高調了。

看得投資書多了,書中所記其實大都大同小異,所引經據典也差不多;我想,知識性的投資書作用不大,反而是很深入研究的那類書對我才是有用。

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

36計破解禽流感



這本書是從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,雖是說有關禽流感這個嚴肅問題,但是封面有趣,而打開看內裡的插圖就更有趣,所以便借了回家看。

作者說出三十六篇有關禽流感的文章,每篇都有有趣的插圖,令人發出會心微笑。看完這本書之後,對禽流感的認識清楚了很多,歸根究底,禽流感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類大規模和高密度的繁植家禽,尤其是雞,因此令生態失衝,雞隻容易感染流感,而個人方面,要注意衞生,多洗手,食冰鮮雞比較安全,和要完全熟來吃。書中亦有說明如果禽流感一旦可以人傳人,後果可以很嚴重,會有很多人會因此而死。

一本很薄很有趣的書,一會兒便看完了,但其實書中所記的知識,是應該很廣泛地教導市民的。

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

絕橋闖天關



很久以前在書店已看到這本書,拿起看了一會,便已知道是作者將自己有關創作的經歷,所見所聞而寫出來的書。那時覺得內容不是很多,買回家看也會很快看完,所以沒有買。而在圖書館內逛再看到這本書,便借來回家看了。

其實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書所提出的創意,因為在很多其他書中也曾提及,而且更詳細;這本書的價值是在於作者提出的例子多是名人,尤其是有關娛樂圈的,所以看得很投入,亦因此明白為何所提及的人是會成功,他們遇著困難時,他們會冷靜的去分析,想出別人想不出來的方法。

看這本書來得知一些名人的成功之道,是有趣的,但是想要從中學到有系統的方法去思考,去想出辦法來,似乎還不可以。這本書重包裝字不多,所以一會兒便看完了。

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

醫生與生死



如無記錯,這本書很久之前在電台節目中提過,當時已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,但是沒有去找,所以那時沒有去看。最近,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,所以便借了回家了。

這是一本由五十六位台灣醫生受訪後所集結而成的書,作者本身也是醫生,專門負責善終服務,所以他申請經費,到台灣多處訪問了很多醫生,對生死,善終等問題的看法,將回答有系統地表達出來。受訪人數其實不是很多,不能作為一本很嚴謹的書來看,但是從受訪醫生的意見中,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對生死的啟示。

受訪醫生都曾面對自己病人的死亡,有些更有自己的親人的死去,到最後,他們也因此對自己的死亡有所領會。人生是無常的,生死是一面兩體,死亡是不可知,不可避免的,而在臨終時,很多人都會想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離開,而不是接受沒有用的痛苦。努力認真的過每一天,為在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作準備。對中國人來說,死亡是禁忌,人們不會拿出來談,但又是因此令很多人在沒有完善的安排下離世。書中更有談及安樂死,它的定意和不同醫生的看法,亦有對善終服務的看法和意見。

從書中感到,雖然到了現今醫學昌明的時代,不要以為醫學是萬能,醫生更親身感到醫學是有限的,對醫生來說是很灰心的,有些年資淺的醫生更因為看到醫學的無助和病人的死去而傷心,但要去到了看到病人死而不難過,醫生又會給人感覺是很冷漠,所以醫生也不易為。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,要做好自己,時間不是無限量在前面,珍惜現在所有的,現在的身外物其實到有一天臨離去時根本沒有任何價值,如果用這個眼光來看現在的人和事,感受和看法也不一樣;看東西,還是要從長遠的來看的。

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

問對問題,找答案



在圖書館內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,見它的副題是:「批判性思考的知慧學」,也不知它所指的批判性思考是什麼,但是很有趣,再細看之下,發現這本書是翻釋自外國書「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-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」,Critical Thinking我經常看到,而在學寫論文時也是說要用Critical Thinking來思考,但是真真正正Critical Thinking是什麼卻從來沒有想過,所以更想借來看,便借了回家看了。

在現今世界裡,我們每天都接觸到很多資訊,例如新聞報導,硏究報告,廣告等等,它們的提供者或多或少想令我們接受他們的想法,如果我們不是理性去分析所得的資訊,我們只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已而。作者首先提出在思考問題時可以用海綿或淘金的方法來處理,海綿的方法是盡量得到最多的資料,而淘金的方法則要在深思熟慮之後才吸收,所以作者是教人要用淘金的方法來處理資料。當得到一些資料時,首先要找出議題,理由和結論,而理由更可能是一層一層的推理出來的。另外,在處理資料時要找出是否有瞹昧不明的字詞或措辭,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說者的不同,根本不能簡單的接受結論。說者提出他們的論點時也許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假設。作者提醒要看看推理有沒有謬誤,證據是否借得相信,是不是有對立成因等,最後,作者指出統計數字大都不够全面,很多時更會欺騙人,而自己則要去想說者所說的是否有遺漏的重要資訊,到最後,當看完所有論據後,是否有說者以外的一些結論可以提出,甚至比說者所說的還好呢。

書中用了很多例子去說明作為批判性思考者應如何去思考,在每一章後都會有一練習讓讀者去試試運用作者所提出的思考方式,所以是一本要用腦去一邊看一邊思考的書。看完之後很有得著,尤先是覺得自己某個程度上是個懂得批判性思考的人,至少我在聽到某些說話意見時,我大都會先懷著懷疑的目光來看,不會人云亦云,不經過自己的思考,用自己的認知去確認是不會相信的,而這本書更指出我要留心的地方,和說者可能用似是而非的方法來含糊其詞,所以必須小心。多想,可以的話更可向說者提出問題,找出說者沒有提供的資料,否則,便不能不理所以的接受說者的話。簡單而言,便是不要隨便相信別人的話,說者可能是有心或無意的提出他們的意見,如果自己沒有想接受,到最後,損失的也是自己吧。

這是一本很有義意的書,有機會在書店裡看到,也許會買一本隨時拿來再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