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22日星期一

警世通言

很久沒有專注的看一本書,所以很久也沒有寫下一本看完的書的網文。這次所看的書,並不是來自書店或圖書館,而是機緣巧合地找到的一本經典書藉《警世通言》。話說有次在網上找「各家自掃門前雪」時,發現這句說話出現於這本《警世通言》的其中第廿四卷「玉堂春落難逢夫」故事內,繼續看下去,才發現這書的作者為明朝的馮夢龍,距今近四百年,跟著由第一卷再開始看,趣味盎然。

作者以「講古佬」的口吻說出來,文字雖以古文寫作,但又近乎白話,所以稍懂古文格式,便可以理解書中文字,並不難看懂。每卷以故事主角為題,但是某些故事卻以另一個故事為引子,所以有時看了一會,才發現原來作者這一卷的故事還未開始。

此書以中國古典小說的形式寫成,和其他古典小說相若,故事多以詩為始為終,中間亦夾雜詩句,更以此為故事的根據,意思似乎是有人以詩記載,故事必然真確。故事大都是民間傳奇,主角多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,人物包括文武百官、父母、兄弟、夫婦、人鬼、神仙等等,故事發生於唐、宋、元等朝代,反映了當時的人的生活情況,思想和態度,亦有介紹了很多不同地方的資料。

四十個故事,多以男女之情為主,書生遇名妓最後得功名、夫妻戰亂失散後重圓、單身女子流落民間遇陌生男子或喜或悲等等,故事出人意表,很多現代的情節在這書中也有相似的,最大感觸的是古代女子在當時的無助和無奈,很多個故事中的女主角,因為未能如願、為表心跡、甚或是畏罪而自殺了。貫穿所有故事,其實都是因果報應、貪財好色者不得善終,似乎人性自古開始便沒有多大分別,而每個故事都是在印證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思想。

看完整本書,發現我們現代人(或香港人)的口頭說話,其實有很多都有在書中記載,例如「不理三七二十一」、「柬不成、世不就」等等,想不到我們今天的說話,原來有數百年之久的歷史,而且究其出處,有些跟我們現在的用法有所不同。就例如「東不成、西不就」,故事中是用於待字閏中的女子,就算有很多男子來求親,總是不肯接受。相當有趣。

因為是經典古書,所以已無版權,我所看的是Apple網上書店iBook版本。看了一會,便覺得有很多錯漏,感覺是內文最初是由實體簡體字掃描認字所得,已有錯漏,跟著再由簡體字轉為繁體字,對於對應多個繁體字的簡體字,便錯上加錯,例如書中一詞「宛如處於」,不知所意,想清楚,「於」原應是為「子」,錯認為「予」,再錯轉為繁體的「於」字。錯處多不勝數,但因為著實方便,所以大多時都以看這個版本,如有特別問題,才上網找其他版本相比。

看了這一本,其他兩本書也能在iBook內找到,所以也會逐本來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