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2日星期三

我們都是地球人--被遺忘的孩子


自從年前陳美齡在香港出版了數本有關教育、更被傳為教育局局長之後,便成為了近年熱門的作家,凡有新書,在書店裡的推廣書當必定看到。這本書,不再是講述教育或育兒,而是由她多年來在日本出版有關她作為UNICEF日本大使的見聞的書,輯錄翻釋而成的書。

作者成為UNICEF大使之後,便到訪世界上不同的地方,看到世界的另一面,書中記載了很多她的所見所聞,很多的個案。正如書名所說,「我們都是地球人」,但看到世界上那麼多不公平,悲慘的事情在發生時,必定會和作者一般感到悲痛莫名,書中多次提及作者得知這些個案時而流淚。我相信,任何正常人看到這次人個事時,也會有相同的感覺和反應。

近年在媒體上已較少聽到大規模飢餓、疾病等事情,好像世界是和平了,苦難少了,但看完這本書,感到其實世界上不公平、戰爭、飢餓、疾病、貧窮等等的事,其實仍然在不同的地方發生,只是主流媒體沒有報導而已。自己能活在香港,相對地和平、健康、富裕的地方,應該感到感恩,亦應多留意和幫助世界上其他正在受著不同苦難的人,尤其是孩子。

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

跨越8年的新娘



在書店內看到這本書,看看簡介,大概知道是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,簡單來說,就是一對情侶到快將結婚時,新娘突然患上了一個怪病,到八年後才能成婚,所以這個新娘階段便足足維持了八年了,而整個故事亦以此為名。

女主角所患的病,最終診斷為抗NMDA受體腦炎,簡單來說,就是因為身體某部分病變,自身的免疫系統製造出抗體,而這些抗體卻錯誤地攻擊腦部,結果令病人的精神出現問題,直至最後找到病變的部分,切割之後,身體不再製造這些抗體,之後再慢慢康復。

故事感人的地方,是男主角堅持每天去探望女主角,能做到的都為女主角做盡了,而女主角期間更忘記了男主角是其男友,奇怪為什麼這個人,既不是家人,卻不斷在自己身邊照顧自己。當女主角昏迷時,女主角的父母曾建議男主角離開自己的女兒,自己好好過生活,而男主角則堅持等女主角康復。

經過八年之後,男女主角終於可以在八年前曾去過的地方進行婚禮,女主角由父母帶入教堂。男主角的堅持,奇蹟般的康復,童話式的結局,都是這個故事感人的地方。

試過乘飛機時,在機上看到有這個故事的電影版供選看,但當時希望先看過小說,才去看電影,到現在,還未再有機會看,下次乘飛機時希望可以看一看吧。

生死有命,活在當下,就是了。

2018年7月5日星期四

不懂帶人,你就自己做到死!


在職場工作多年,要帶著幾個同事去處理日常工作和不同的項目,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便有種相逢幸晚的感覺,希望真的能讓同事們自行處理好他們的工作,好讓自己能處理其他事務和開展新的項目。所以,便買了這本來看。

看完整本書的得著,是先要和同事有良好的關係,不要每次和同事溝通都是工事,要以工作以外的事和同事建立好溝通渠道;有工作要交給同事去做,不要只給空泛的指示,而是給同的完整的工作細節和過程,工作期間,要給同事適當的鼓勵;最後,如果同事不認同公司的目標,覺得公司說一套、做一套的話,便要跟同事溝通,解釋不同的工序和公司的目標的關係。

這本書很易理解,另外有很多工作紙形式的內容可以即時採用,所以是一本不錯的工具書吧。

2018年1月5日星期五

霎時感動①



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,是一個同名節目的文字版,拿出來看,出版日期是二零零九年七月,書已經變黃,金融海潚之後社會不安的時候,也許當時社會的確需要一些鼓舞人心的事物。書中記載了電視節目每一集的內容,當中有很多對應的集數,也在電視上看過,當然忘記了很多,所以當我再次回看這些內容的,有一種回到從前的感覺,所以,便借了回家來看。

書中每一章節對應了同名電視節目的每一集,由一位公眾人物或藝人來說述一個簡單的故事或自己親身的經歷,故事簡單易明,背後的哲理或提醒很淺白,給身處於困境之中或鑽牛角尖的人很大的提醒。總括來說,就是要學會抽身、放下、活在當下、感恩等等,說易行難,但是當人們於生活之中迷失惘然時,看看這本書,必定有所啓發。

這本書應是整個系列的第一本,文字淺易,再加上已經看過大部分集數,所以只要稍為看一看每一章的引言,其實已大概知道所要講述的故事是什麼,所以很快便看完整本書了。還書之後,也許不久的將來,也會借來同系列其他書來看。

2018年1月3日星期三

拾香紀


這是女兒學校閱讀計劃其中一本書,老師建議學生們在假期裡自行看完它,到假期快將完結的時候,我問女兒是否已經看完,她說還沒有,還說這本書很悶,看到她這樣的回應,我便在網上找尋有關這本書的資料,看到它已經是第十四版,而網上的評論相當不錯,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正如女兒所說那麼悶,所以便拿了這本書來看了。

這本書的主角名叫拾香,他於1974年出生,於1996年因腦膜炎過身,書中記載她家族的發展史,她父母於戰後來到香港,憑着一次又一次的機會,建立了財富,生兒育女,主角是十兄弟姊妹當中最年少的一個,作者把這個家庭的發展,和多年來香港的事件連合起來,所以看這本書的時候,從前香港的事物一件又一件的湧上心頭,對於我這些已屆中年的香港人來說,感受很深,有一種回到當年的感覺,看到這個家庭當中的成員離離合合,大都是因應香港的環境而作出的決定,無限唏噓,反映了很多香港人的心態。

這本書前半部是講述這個拾香父母的發展到拾香的離世,後半部是拾香描述她和其他家庭成員的互動,或對他們的感想和祝願,有時拾香是用孩子的角度看世事,有時則是用離世之後的身分回想從前的事,前者給讀者很多思考想象的空間,後者則很動人,很感慨。

世事並不完美,也許香港給我們的,就是回憶,正如作者所說,就是愛。

這本書是否很悶?我想,對曾經經歷那些事的人來說,不悶,但是對於不是那個年代的年青人來說,未必感受到那份無奈和唏噓,也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,也許是有點悶。

2018年1月2日星期二

畢業 —雪月花殺人遊戲


看完東野圭吾的秘密,很想看看他的其他小說,所以便上網找他的作品,打算由他的第一本小說開始看;看完了他的第一本小說「放學後」,之後便到了「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」。

小說的故事背境和「同學後」同為校園,幾個經常在校園附近餐廳聚會的朋友,在成長的過程中,部分朋友為了私利,背棄了友誼,在表面好朋友的背後,暗地裡互相傷害,最終發展成殺人計劃,毒害了友人。當中的加賀恭一朗明查暗訪,最終解開所有疑點,找出殺人凶手,凶手畏罪自殺,這一班朋友,死的死,活着的亦不能再聚在一起,各散東西,也算是終極的畢業了。

看完這本小說,不能不佩服作者知識的淵博,在上一本小說裏,他表現出他對西洋弓道的形式,以在這本小說裏,他卻表現出他對日本茶道和劍道深厚的認識,可見一位小說作家,除了創造力之外,必須對很多事物都有廣而深的認識。

推理小說最基本的,便是故事必須合情合理,而談得上合情合理,每一個角色的言行舉止,都必須要合乎人性,整個故事才會令人信服,所以細心思想每個角色的言行,其實他們都不是大奸大惡,只不過是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,但部份角色卻用了不合適的做法而已。

看東野圭吾的小說,過程當中令我投入思考故事的發展,看完之後令我細味每個角色的經歷,人物之間的互動,從而感到世事無常和現實,無話可說,只可以無奈地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