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

余欲有言



在書店內逛,看到這本書,作者余綿基是城中名人,最為人所熟識是他現為公益金主席;翻開書來看,包裝精美,言之有物,再看收入全捐給公益金,所以便買了回來看了。

書中斷斷續續的看到作者一生的生平,由小時候,到進男扙萃,再到中學畢業時,其父安排他到德國留學,準備他繼承家族生意,作者學成回來,老父不久便離世,作者是長子,所以從此便擔起整個家了,又因受其父的影響,所以也是樂於助人,令他及後成為了城中出名的生意人,慈善家。

作者是地道香港人,所以他的思想其實和一般香港人差不多,但是他人脈廣,見認多,人生經驗豐富,所以看言本書,便好像跟一位花甲老人閒談,細聽他的一生,他的所見所聞,得益不少。他既是普通香港人,所以他也會從一般人的觀點去看世情。作者用了很多篇輻來說情說愛,尤其指出愛和物質不可相題並論,而愛情更應看得開,愛不一定會開花結果,但是卻令人回味一生。他雖非超級富豪,但是生活也算富有,而他給他的子女的信中,對他們不是要他們大富大貴,只要開開心心一生便可。作者做了很多公務,但最開心的,還是簡簡單單的從受助者口中得知他真的幫助了別人,更說,幫人其實可以很簡單,得到的快樂比付出的更多。

書中尤其有意思的是作者寫出他所聽到別人的故事,提到明星表面風光,但背後的付出卻很大,而作者又直言自己曾是風月場所常客,最有興趣是問那些風月場所工作者為什麼入行,有自願,有被騙,作者的同情心更被其中一少女騙到,以為給錢她離開風月場所,但其實她是為了男人在這些場所工作,拿了作者錢後還繼續在那裡工作,也許真是歡場無真愛。

看完整本書,感到是對世情又認識多了,對情,對愛,對人生,對香港,對世界也有更深的體會。

沒有留言: